法国的艾滋病筛查制度

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东方早报  陈婧(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除了病毒筛选普及程度的提高和参与的卫生部门的增多,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筛选接受程度的提高,也是感染筛选制度在早期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得益于法国社区的矫正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在应对易感人群的复杂问题时,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能力积极地开展辅导服务。”

    艾滋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能活多少年?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或十几年。人们对于艾滋病的常见认识一度是: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艾滋病等于“超级癌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哪怕是在医疗条件最好的国家,艾滋病患者的存活年限最长的只有七年,在医疗条件落后的非洲国家,患者存活概率自然相对低得多,往往在感染病毒后的很短时间内,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然而,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得了艾滋病不等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不济的就是“死缓”;“无期徒刑”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可能情况。

    1996年之后,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鸡尾酒疗法”,明显地改观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应用于临床后,有70%~80%的病人体内病毒随着治疗下降,科研同时证明这些感染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达二十四年,这便意味着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存活年限可能比癌症病人还要长得多。随着“鸡尾酒疗法”中配方药物的持续改进和升级,艾滋病已经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不再是“迅速死亡的绝症”;反之,只要能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它便有望成为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一般的“慢性疾病”。

  尽管“鸡尾酒疗法”成效显著,但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早期艾滋病病人相当有效,但对中晚期患者的帮助不大,因为这些病人的免疫系统已被艾滋病毒不可逆性地破坏了。而且这些中晚期病人住院后,往往会增加罹患肺结核等多种传染病的风险,加重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因此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从艾滋病的治疗转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筛查和早期治疗,打响筛查艾滋病的公共卫生战役。

  以法国为例,每年有超过五百万人口接受HIV病毒筛查,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筛查普及率位居欧洲第二,仅次于奥地利。这么高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筛查率,不仅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免费的疾病筛查费用,也得益于形成了一套“日常普遍筛选”和“目标人群重点筛选”相结合的疾病筛查制度。

  首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筛查纳入日常体检,在自愿接受的基础上,成为与“验血”、“验尿”一样的普通筛查。这种筛查强调了初级卫生保健部门的作用,目的是通过日常的、常规的化验,防止一般人群的感染和发病。在任何一个专科医生那里,或是在大学负责预防医疗的部门、计划生育教育中心、母婴保健中心,都可以由医生主动建议或是病人请求而获得筛查服务。尤其在患者报告有发烧、消瘦、头痛、肌肉无力、口腔溃疡、肠胃紊乱等综合症状时,全科医生应当及时提出筛查建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其次,对易感人群采取积极的、定期的疾病筛选,其中包括了常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MSM)、在过去一年中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的人、注射性吸毒者(IDU)、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或加勒比海地区等艾滋病高发区来的人、性工作者和性伴侣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人。卫生部门对这些“目标人群”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筛选频率:例如,有多个“同性伴侣”的男性、注射性吸毒者和来自艾滋病高发地区的人群,每年必须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毒筛选,其他的易感人群也建议保持相当的频率。对于其他可能成为潜在艾滋病毒“并发症”或受害者的人群,如乙肝、丙肝病毒的携带者、肺结核患者、计划怀孕或做过妊娠终止的妇女、强奸受害者和正在关押的囚犯,也都被列为建议重点筛查的对象。

  除此之外,所有的社会卫生机构都把抗击艾滋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工作的职责范围。筛选艾滋病不是“免费和匿名筛查中心(CDAG)”一个部门的工作范畴,不仅全科医生在筛查体系中充当重要的“顾问”角色,独立的实验室和化验机构也本着高度的职业精神,把“艾滋病毒感染”作为进行病理报告综合分析的相关要素。

  除了病毒筛选普及程度的提高和参与的卫生部门的增多,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筛选的接受程度的提高,也是感染筛选制度在早期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得益于法国社区的矫正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接受了大量行为技巧和知识技能上的培训,在应对注射性吸毒、性虐待、性依赖、同性恋恐惧症等复杂问题时,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能力积极地开展辅导服务。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

光明网 何农 2022-03-11
玛丽和娜塔莉是一对老朋友,两人的丈夫曾经是同事,她们从年轻时就相识。这两对夫妻爱好相近、趣味相投,加之在“三观”上都属传统左翼,所以多年来相交甚欢。但是,最近这几年,情况变了。首先是全世界、全欧洲、全法国的大形势在变,导致她们的“三观”出现了微妙的差异。全球气候变暖给日常生活带来...

中国能源报 王林 2022-03-11
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大规模重振核能发电事业。“我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其一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所有可以延长寿命的核反应堆服役期限,未来不再关闭能继续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二是到2050年,完成第三代压水堆(EPR)的建设,同时推进可调节小型堆和核废料较少堆型的研发。...

欧洲时报 2022-03-11
法新社2月15日的报道通过数字说明了法国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状况,这也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贫困人口占1/72019年,法国本土有920万人(占总人口数14.6%)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加上海外省,人数甚至接近1000万大关(法国2020年统计的总人口数为6739万...

曾婷瑄 2022-02-21
讲到巴黎咖啡馆,你想到的画面是什麽?许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塞纳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务生端着盘子,俐落地穿梭在桌与桌之间;或是像电影「午夜巴黎」中文人雅士川流不息,在咖啡馆气氛热络讨论的场景。加上好几年前「左岸咖啡馆」一系列取景巴黎的成功广告,法国咖啡馆在台湾人心中逐渐成了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10-11
回声报世界版面上的文章:贸易、投资:法国在非洲被中国甩在后面,文章在开篇就指出;中国正在非洲发挥主导作用。法国和英国等前殖民国家以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美国仍然是非洲

BBC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美食一直都在变化,法国著名厨师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说。他在巴黎的奥克斯里昂餐厅(Aux Lyonnais)品尝了一口深红色的气泡葡萄酒,周围是空空的木桌。 那是2021年3月的一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2021-09-23
法国召回驻美以及驻澳洲大使的高调行为引发诸多费解,有评论认为巴黎的反应有些过激;费加罗报专栏作者 Isabelle Lasserre女士就此议题发表长篇分析文章,对潜水艇危机做出了深度解

未知 2021-08-06
7月份,法国新车销量较疫情前水平大幅减少,原因有多个,疫情只是一个方面,当然,家庭消费信心低迷、也有汽车配件短缺以及电动汽车市场运营环境条件尚不完善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未知 2021-06-24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前进党本次法国大区第一轮选举战绩微弱,左右翼通吃战略受挫,左翼尤其右翼还在顽强抵抗。右翼共和党以得票率29%位居榜首,社会党及左翼联盟有望继续执掌五个

未知 2021-06-21
作者:栾若曦 距离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法国民众先迎来了一次试水的地方选举。 近期,法国的大区和省议会选举将分两轮举行。当地时间6月20日,第一轮选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