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结婚还是同居?令人纠结的问题

cnfrance2017 2018年11月07日 (0)

    江珍妮 博客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1月1日,在法国签订“同居协议”的人数超过100万。在2010年,法国有24.9万对男女登记结婚,19.5万对伴侣登记“同居协议”。选择登记“同居协议”的法国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巴黎11区,登记“同居协议”的人已经超过结婚的人。

  “同居协议” 即法国于1999年推出的紧密关系民事协议,是一种新型家庭形式,推出后即受到不少法国青年男女的“青睐”,他们采用“同居协议”组建家庭,享受婚姻机制所拥有的某些权益。

  十多年前,当“同居协议”刚刚出台时,很多人都对此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这个新机制的出现会扼杀婚姻。然而,今天看来,“同居协议”远没有成为埋葬婚姻的利器,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且,在经过数年的“同居”生活后,很多伴侣最终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围城”之外的人们

  31岁的瓦莱丽差点就结婚了。她坦言,小时候就曾梦想穿上白色婚纱的那一天。可当这一天真的要变成现实的时候,瓦莱丽却退缩了。

  “当男朋友向我求婚,我才意识到我可能是患上了婚姻恐惧症。一想到要面对那么多人,要让双方家长见面,我就感到窒息,压力太大!我们还是选择签订‘同居协议’,我觉得这是我们共处的最好方式。”瓦莱丽说。

  瓦莱丽觉得现在这种生活既自由自在,又有一定的归宿感,这正是她想要的。而对于她的男朋友罗兰而言,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

  由于“同居协议”登记和解除的法律程序相对简单,许多法国情侣倾向于选择这种方式。法国人选择签订“同居协议”而非结婚,有些是由于曾离过婚并对婚姻失去兴趣,也有些是在观念上反对结婚,但同时又希望减轻纳税负担,还有些是没有做好结婚的心理准备。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2月8日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属于较高社会阶层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选择登记“同居协议”,同居伴侣中有26%为公职人员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至于法国人庆祝“同居协议”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人邀请亲朋好友举杯欢庆,有些人在小范围里悄悄庆祝;有些人像结婚仪式那样穿着一新,有些人则穿着牛仔裤,匆匆签完了事。总的来说,在签订“同居协议”的庆祝活动上很少看到和婚庆同样多的宾客。

  相当于“试婚”

  2008年,雷米和女朋友劳尔签订“同居协议”时,都没有通知双方的父母。

  雷米是国家公务员,劳尔是名女工程师。对于34岁的雷米来说,“同居协议”是两人关系的开始,而35岁的劳尔则认为“同居协议”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去年,我们正式结婚了,因为我们想给这份感情更多承诺。”劳尔说。

  对于两人而言,“同居协议”更多意义上相当于订婚仪式,也可以说是婚姻的第一步。虽然当初他们也很想早日拥有自己的家庭,但那时他们对未来特别是对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还没有把握。

  虽然签了“同居协议”,但他们没有共同财产,这种契约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在两人心中,都彷佛有了一个神圣的约定。如今回想起来,他们都觉得这段“同居”的经历非常浪漫美好。在他们看来,从签订“同居协议”到结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法国人口研究所的社会学家弗朗斯·普里乌对“同居协议”现象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签订“同居协议”的伴侣都认为,结婚是理想的目标,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签订“同居协议”是“试婚”,或者说是正式婚姻生活的实习阶段。大部分人在结婚时都期待婚姻天长地久,因此,通过同居,大家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以确定对方是否就是适合自己的伴侣。

  “签订‘同居协议’的人就好比栖息在枝头的鸟儿,可以随时选择飞走,或者是一同钻进鸟巢。” 弗朗斯·普里乌说。

  婚姻更被看重

  今年28岁的克劳德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她打算和交往了一年多的男朋友结婚,两人现在正在为婚礼做准备。

  “一开始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说实话,也挺不错。不过,我始终觉得要给感情一个交代,给家人朋友一个交代。‘同居协议’是务实的选择,因为有减税、申请补助方面的优惠。但是婚姻就不同了,既然决定结婚,就是没有考虑退路的。”克劳德说。

  目前法国社会看待“同居协议”的眼光和看待婚姻仍是不一样的。克劳德说:“只有等到结婚时戴上婚戒,周围的亲友才认为我确实和对方在一起生活了。”

  “婚姻仍然是当今法国社会重视的家庭模式,白头偕老走完一生的婚姻仍然是法国人的理想。”法国心理学家格扎维埃·拉克鲁瓦说。

  法国一所民意调查机构2010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法国人将婚姻更多地与爱情相关联,将“同居协议”更多地与税务和司法利益相关联。

  此外,虽然2010年法国有54.8%的孩子是非婚生子女,但很多人还是希望在一个正式的婚姻家庭里迎接他们的孩子,并且孩子要跟父姓。

  2010年底的另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5—34岁年龄层似乎比50—64岁年龄层更加传统,因为其中有68%的年轻人希望孩子只跟父姓,而这一比例在年长的一代中只有51%。

  “同居协议”与婚姻的异同

  法定年龄:“同居协议”和婚姻相同,当事人均需年满十八周岁。

  登记机构:“同居协议”的登记机构是法院,而婚姻的登记机构是市政府。

  忠诚义务:婚姻的当事人有忠诚义务,但法律没有明确“同居协议”的当事人有此项义务。

  互助义务:两种机制都有互助义务,所不同的是,婚姻的互助义务完全是法定的,而在“同居协议”中可对互助义务进行明确或界定。

  家庭债务:两种机制在这方面的规定基本相同,即凡维持一般家庭生活需要所发生的债务,属共同债务,即使是一方欠的,另一方也有偿付的义务,奢侈品除外。

  添置财产:在婚姻形式下,婚后财产共有制是基本制度;在“同居协议”形式下,财产分割制是基本制度,而当事人也可将共同生活期间所购置的财物,约定为共同财产,但需有相应的书证。

  馈赠和遗产继承:“同居协议”当事人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赠与时,可以和结婚者一样享受79222欧元以下部分免税的待遇,而且每六年后可再次享受。但“同居协议”当事人未被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不像婚姻配偶具有参与遗产分配的权利。当然死者可以通过在生前立遗嘱的形式,将部分财产遗赠给另一方。以这种形式获得的遗产,也可与婚姻配偶所获得的遗产一样免征遗产税。

  税务:“同居协议”的当事人和结婚者一样,可以共同申报收入,共同计税。

  社会保障:“同居协议”一方可以作为另一方的家属,享受其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一点和结婚者无区别。

  解除契约:离婚需要通过法院,法官可以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同居协议”而言,无论是双方或单方提出解除,均不存在法官的审查和干预,通常只需履行行政申报手续即可。

  子女:婚内所生的子女在法律上称为“婚生子女”,而签订“同居协议”期间所生的子女称为“非婚生子女”。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推荐浏览

未知 2020-11-10
作者:宋鲁郑 11月6日周五,法国二次封城整一周。疫情却仍然不见放缓,新增一路突破六万。期间周二和周五加上养老院死亡人数均突破八百。用政府的话说就是每三十秒有一人入院!

未知 2020-10-24
作者:郝倩 当饭店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时,法国鹅肝酱的处境同样艰难他们甚至要削减产量,以共克时艰。这一法式高端美食每年七成的销量都是在圣诞季实现,所以生产商都把希望寄托

未知 2020-09-16
欧洲时报 在中国,我们经常听到五险一金的说法。 一金指的通常是住房公积金,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法国自然是没有的。 五险在中国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

未知 2020-09-16
作者:老黄历史观 人有人品:善良、奸诈、正直无私、蝇营狗苟 所以国有国品:如美国人开放、英国人绅士、德国人严谨、犹太人聪明、俄罗斯战斗民族、中国人善于钻研规则,等等。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cnfrance2017 2018-11-07
法国中文网面向全球华人提供最新的法国新闻,法国中国交流,法国社会观察,法国财经新闻,法国科技新闻,法国社会关注人物,法国旅游信息,法国房地产信息,法国留学信息,法

法国网

www.cnfrance.com

CopyRight 2023